服务电话:

13938746878

非物质文化遗产首页 > 非物质文化遗产

柳毅的传说

发布:a+whqyg 浏览:2814次

柳毅的传说历史悠久,而且内容丰富,都是根据柳毅的故里及周边县市因柳毅而发生的真实故事,而发展出来的书面和口头传说的结合。

1988年起,由卫辉市政协水利文史编撰室;柳卫人,刘仰洲等人驱车十余个县市(东至范县、西至孟津县),历时18年,查证资料,又经汪钢(国家外文局、赴美博士生),在美国国家图书馆考据《汲郡志》将柳毅的相关故事进行了考证。

公元270年西晋武帝,汲人出示《汲冢书》,又称《竹书纪年》,记载汲郡东有“福村”。

公元608年隋唐帝大业元年,废卫州改为汲郡,而“福村”也改为“柳园口”(因福村是黄河渡口)

公元644年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农历三月二十二日,柳毅出生,原名全喜,15岁时更名为柳毅。

公元664年唐高宗麟德甲子年,柳毅赴京应试途中,与孟津黄河内救出卢氏秀英,并因此延迟考期。

公元674年唐高宗上元甲戌年,柳毅被汴洲巡抚提升为水利督监,为百姓除害驱难保平安,深受百姓敬仰。

公元676年唐高宗仪凤元年七月,黄河泛滥,柳毅在黄河抢险中壮烈殉职,唐高宗敕封柳毅为黄河上的河神,位居大王之职(五十里为将军,百里为大王),赐夫人卢氏为“靖国夫人”,生前享有国家俸禄,逝后与柳毅同享民间香火。为纪念柳毅功德,把“柳园口”更名为“柳毅屯”,还把柳毅的生日农历三月二十二日定为庙会会期,一直延续至今。

公元1921年,世道混乱,传说是柳毅大王保卫下柳毅屯的百姓才幸免劫难。

流远兴其源,木旺固其根,称柳毅为神实属不愧。历代文人用不同的艺术作品歌颂柳毅的功德。如唐朝文人李朝威根据柳毅救卢氏的故事而编写的《柳毅传》,元代戏剧家尚中贤的杂技《柳毅》;柳毅虽当年不第,可回故里施展才华,造福黄河沿岸百姓,功德无量,先民呼其龙。解放后《柳毅传书》有被拍摄成电影,《柳毅传》被编入高中教材......这些都是把柳毅作为楷模,歌颂他的丰功伟绩。